“体育生”,中国的许多家长可能会不易察觉地皱皱眉头,不由自主地给他们贴上“淘气”、“不爱学习”、“学习习惯差”等等标签。即使不这么想,多数家长也绝不会把他们和“学霸”这个词联系在一起,并且随着近年来不断爆出体育加试高考黑幕,体育生也渐渐退出中国教育的历史舞台。
但是在大洋对岸的美国,则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。体育生往往是学校里最耀眼的明星,那些运动能力与GPA成正比的体育生,将热情发挥到了最需要热情的地方。这些为心爱的运动项目挥洒汗水的孩子们,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褒奖:健美的体魄,甚至还可能得到隐藏大礼:顶级名校的青睐。
在学习成绩、社会实践条件相同的情况下,美国名校为什么更愿意录取运动能力出众的孩子?
运动与读书考试的区别,大概就在于运动是真正的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”,而考试成绩的影响因素实在太多。
在强对抗性的体育运动中表现优异的孩子,往往比其他孩子更能承受挫折、更善于在经验中吸取教训、更注重与他人的合作,在美国的教育观念中,这才是作为优秀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。
没有哪所顶级名校,不愿意接收基本素质更好的学生。正是基于兴趣与升学的双重考量,绝大多数美国孩子都把体育运动作为校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不论年龄和性别,运动就如同呼吸一样自然,像课堂学习一样重要。
营地教育作为美国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负责在校园生活之外维系孩子们对运动的热情。
各种各样的夏令营遍布全美国,在形式上有传统营、艺术营、以及专门的体育类营地。不论是哪一种营地,都少不了丰富的体育运动,以及堪称专业的营地导师。
美国夏令营常常选址在远离城市、自然条件良好的地方,花费大片土地建造完备的运动设施,许多营地会设置15项以上的体育运动项目,以及同数量级的探险活动、水上运动,通过让孩子们尽可能体验更多项目,逐渐找到自己挚爱的运动。
除了项目数量,美国夏令营在导师阵容上也毫不含糊。指导运动项目的营地导师全都拥有自己的拿手项目,部分注重体育运动的营地还会邀请专业运动员来担任项目导师!专业导师的作用,就是让孩子们能够学会科学地运动,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享受运动的乐趣。
例如美国莱尼克斯高端传统营,就有着浓厚的运动传统。营地不但配备有高端运动设施,而且会聘请专业运动员来担任营地导师,可见美国夏令营对于营地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。
在美国夏令营里,营地管理者不会因为服务对象是孩子,就降低对项目品质的要求;而那些专业运动员,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学生只是业余的小朋友,就对培训敷衍了事。
每个营地管理者都把教育当做一项重要的事业,每位营地导师都把自己面前的孩子当做未来体坛的新星,每个孩子都把坚持运动融入自己的生活和梦想,才成就了美国体育大国的地位。
是,美国的运动牛娃们选择参加夏令营,难道只是因为那里有更多更大的运动场?
其实,在美国人的观念中,夏令营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运动场景,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无法替代。
营地的集体生活,让孩子们能够不断地实践自己的社交技能;而营地的团队运动,让孩子们彼此配合、彼此支持,不断加深友谊。因此对很多美国孩子来说,在几周的夏令营中建立的友情,比起在学校中建立的同学情谊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运动的意义不在于成功,而在于成长。诚然,并不是每一个热爱运动的孩子都能够由此走进顶级名校,但是一项伴随终身的运动,几位知心的好友,自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