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这样的想法精神可嘉,然而我并不鼓励这样盲目的出国。我们常常见到很多面临挑战的留学生,有的生活不能自理,有的学业压力中途退学,甚至有一些人变得孤僻抑郁。尤其困扰家长的问题就是,大龄单身找对象难,以及孩子一旦出国老人可能孤苦伶仃的问题。
因此,我建议作出出国读博士的决定之前,要充分了解收益与风险,尤其要充分了解国外大学博士教育的基本情况,积极应对未来的挑战。下面我从生活、教学、科研以及师徒关系几个方面,介绍一下本人在新加坡NTU读书时的情况。
大家在申请国外学校的时候,可能已经发现,在一个纯英语环境里,能够迅速从海量英文文字中,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与老师同学有效沟通是多么重要。而这即便是对于雅思、托福具有很高分数的人都不容易。
记得刚刚从国内飞到新加坡樟宜机场的时候,我是有点蒙圈状态的。带着空乘给我的入境卡走出飞机,需要非常认真地去看那些非常陌生的英语标识,才能找到过海关、取行李、办手机卡等等。最后找地铁的时候,我甚至不知道NTU最靠近的地铁站是什么。
生平第一次出国,带着梦游一般的状态,去跟南洋英语口音的各种工作人员结结巴巴地说话,问路。想起来雅思口语里面有类似场景,肠子都悔青了!为什么当时没有多熟悉一下那些对话,为什么来之前没有做好攻略。
终于坐上了绿线,拎着装着衣服、牙刷、肥皂、鞋的大小箱子,背着电脑背包,听着英文广播里陌生的站名,终于跨过新加坡全境,来到了大西部Pioneer地铁站。幸好师兄来接站,不然我完全不知道怎么走。
乘着巴士抵达NTU以后,师兄带着吃了午饭,然后我去见系里老师。先见了coordinator(负责系里研究生招生管理的教授),老师是中国人,说中文,感觉特别亲切(新加坡留学的好处)。简单聊了一些系里情况,教学情况后,就带我去见系主任。
系主任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澳洲华裔,操持着中国南方口音。听说我刚刚下飞机,就问我住在哪里,有没有安顿好之类的。
这里要交代一下,我居然当时大条到错过了选宿舍的时间,申请时学校发来的那么多邮件和信件,我可能没有仔细领会,也没有跟其他人请教过住房问题,甚至不知道还要选宿舍,以为都是分好的(流汗)。
得知我无家可归,系主任说:不妨你先来我家住一段时间,找到房子再说。我那个感动啊,觉得这世上怎么还有这么好的人!走投无路,求之不得啊。
第二天去办理入学手续。在学校里转圈,问路,迷路之后终于找到了注册的地方。注册有很多步骤,现在也记不清了,大概的影响是每一步都经过一番折腾,疑惑地跟着别人一起,看着那些英文说明和指示,并不确定要还是不要。
偶尔不明白的问现场的负责老师,他们操持着我不熟悉的英语跟我解释半天,看我听不懂,就给我一些材料自己看。后来还是没搞懂,错过了学院的迎新和研究生会组织的一系列参观活动,以至于系里以为我不打算继续念了。
学校层面手续完结之后,到学院办手续,安排办公室。到学院大厅,领取材料,填写表格签字,抽签后然后staff给了我学生卡和一把钥匙,告诉我办公室在level tree,我愣是没听懂,她只好给我写下来,才知道是level three。
很快见到了同一个系一同入学的学生,一个孟加拉人,一个印度人。三个人到了一起,相见恨晚,可是听他们聊天说话,除了直接问我的问题以外,我就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,点在哪里。
我也曾归咎于他们的口音,后来才知道还是自己英语不好,尽管我雅思英语听力8分,直到后来做助教,我依然听不懂新加坡同学之间的讨论。如果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不够,其实不管那种口音,都没问题。就像我们说普通话,不论哪里人,口音再重,只要他说普通话,都可以听懂。
除了语言的问题,日常的衣食住行也考验着很多人。一开始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,周围人都不认识,说着不同的语言,要买东西、找吃的,超市里转了半天、看了许久也找不到自己要的东西在哪里;找不到路,都不知道问谁,这种内心的冲击很大。
饮食方面NTU同学们倒不必担心,校园内算是中国学生的天堂了,各种中国美食不一定正宗,但6刀左右都可以解决,如果想吃好的,周末去Chinatown,人均20到40刀可以吃到火锅,烤鱼,烤羊等各种美食。
住的方面,好在系主任帮我提供了过渡的房屋,我暂时倒是安定下来。一边熟悉校园,一边找住处。
开学季并不好找。两个周的样子,找到了三人合租的普通房,里面一个架子床,一个地铺,很艰苦,但是我是自费生,价格实惠离学校近很重要(每个月加水电大概340刀)。三个人住,我发现比以前本科6个人住,问题都多。
室友有的要做实验,有的要早上上课,我要常常加班。我们约定11点必须回来睡觉,因此,我常常为了加班就睡在办公室了。后来因为实在不方便,正好有空位,我就申请搬到学校研究生公寓住。
突然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同学,在生活方面很容易出两个方面的问题,一是有些同学慢慢变得孤僻、自我隔离以至于自闭;二是感情问题。我曾遇到好几个学生,日常在学校科研学习并无不同,但是除了上课,一天到晚自己待在家里打游戏,跟人说话总是觉得很冲,偏激,也几乎没有朋友。
大部分在国内养尊处优的孩子们出来以后,由于一下子没有了朋友,父母又不在身边,很多同学自己生活都成问题。
以前住在我隔壁的一个男生,每天窝在房间打游戏,屋里臭气熏天,每次见他都是油头垢面的,身上飘着一股气味,后来实在受不了我就搬走了。我想这样的同学在毕业以后,找工作,找对象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问题。